全民國防教育專題:尋找挺身衛國的足跡

發稿單位
全民國防教育辦公室
瀏覽次數
2727

西元1884年的「滬尾之役」,是清末在臺灣的關鍵性勝仗,雖只歷經數小時的交戰,但卻是影響淡水甚至全臺灣發展的轉捩點,不僅是國人必知史實,更是臺灣近代史重要的一頁。本集節目邀請文史工作者蘇文魁老師,透過實地走訪古戰場遺址和歷史解說,使國軍官兵深切體悟,和平不會自己產生,唯有自立自強,才能自助人助;唯有軍民團結一心,方能遏阻敵人不敢來犯。 影響淡水發展的國際事件中,最受注目者,莫過於當時的「西仔反戰役」,這是指1884至1885年清法戰爭期間,法國遠東艦隊與清軍在臺灣北部基隆、淡水與澎湖之間發生的戰役總稱,其時間雖短,卻影響臺灣至深至遠。這場戰爭起因於兩國爭奪越南的宗主權而引發,戰場遠在千里之外,卻在1884年,波及了當時被清廷視為邊陲小島的臺灣;8至10月間,法國的遠東艦隊在指揮官孤拔的指揮下攻打北臺灣,陸續進犯基隆及淡水兩地,與清軍展開砲戰。 滬尾之役中,法軍登陸沙崙,原本以為是一場實力相差懸殊的戰役,卻是慘遭滑鐵盧。駐守此處的孫開華提督,早在兩國關係緊張的時刻就著力加強了港口的軍事防禦和阻絕設施,並身先士卒率領軍隊與地方鄉勇共同對抗法軍,令人出乎意料地做出有效的抵抗,法軍的推進陷入停滯,損失意外慘重。同一時間,住在淡水附近的居民整體動員起來,齊心協力,捍衛自己的家園,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,軍民團結一致、奮力作戰擊退法軍,突顯出軍力並不等於戰力,兩軍交戰的勝負,並非是數學加減計算可得,這不僅寫下清法戰爭在臺灣的唯一勝利,也使得清廷體認到島嶼的重要性,進而積極展開臺灣建省與佈防工事。 古羅馬軍事家韋格蒂烏斯有句名言:「你想和平,先要做好戰爭的準備。」為了和平,我們從不求戰;但為了戰爭準備,我們也不畏戰。「滬尾之役」證明,即使面對強大的敵人,只要全體軍民團結一心,方能成為抵禦侵略、捍衛家園最強大的武器和後盾。 一百多年前,在敵我武器裝備差距懸殊的情況下,先人萬眾一心,以勇氣和智慧將無形戰力發揮於極致,更創造戰勝的契機,留下一頁光榮歷史;一百多年後,我們傳唱這段共同回憶,有責任守住這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,為捍衛美麗家園與國家主權堅持不懈,開創更美好的未來。

20230831 總統出席「 112 年軍人節暨全民國防教育日表揚活動」

20230831 總統出席「 112 年軍人節暨全民國防教育日表揚活動」

【軍武小尖兵】- K9軍犬

【軍武小尖兵】- K9軍犬